流体包裹体分析、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应用技术专家
邹育良,高级工程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水定量评价一级工程师、大庆油田大型实验分析仪器开发技术带头人。
受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红外物理专业。
研究方向: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和新方法、油气成藏及油气藏古压力恢复、红外光谱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与应用
以红外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偏光显微镜技术为依托,先后参加97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主持大庆油田公司级项目20余项、参加和承担的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一等奖1项,大庆油田公司级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5项,公司级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奖一等奖一项。带领团队首次系统揭示了松辽盆地深层徐家围子断陷气藏的成藏过程和充注期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油包裹体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解决了古油藏原油的成熟度分析和充注期次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近20年来,引领的科研团队不断引进科研仪器装备,建立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分析技术、油包裹体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气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成为实验能力、科研水平均处于国内先进的流体包裹体实验室。撰写了1项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在《岩石矿物化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功能开发:
在石油行业具有37年的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开发和应用经历,先后在成藏研究、烃源岩研究、流体包裹体研究等领域开发出解决瓶颈难题的技术。详细技术如下:
1、流体包裹体分析与鉴定;
2、气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与鉴定;
3、固体有机质拉曼光谱分析;
4、岩石矿物拉曼光谱分析;
5、油气藏古压力恢复;
6、岩石中有机质及原油红外光谱分析;
7、油包裹体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8、未知物红外和拉曼光谱鉴定。
标准制定:
1、行业标准《SY/T 5121-2021岩石中有机质及原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第三编写人;
2、企业标准《Q/SY DQ0216-2016油包裹体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第一编写人;
3、企业标准《Q/SY DQ1539-2013气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第一编写人。
4、企业标准《Q/SY DQ0347-2013生油岩和原油中芳烃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法》,第二编写人。